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研究 >> 统战论坛讲坛 >> 助推“百姓富、生态美”需要注重的几个重要环节

助推“百姓富、生态美”需要注重的几个重要环节

2014-08-07 15:30:21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8346
                      刘兆明
  “百姓富 生态美”是国家建设“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阶段性任务,是“中国梦”的具体化,更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比翼双飞的有力抓手。努力实现在“生态美”中求“百姓富”,在“百姓富”中促“生态美”的可持性发展,当前需注重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在做好百姓收支增减工作中,要突出“百姓富”减“三负”与增创就业岗位的目标。
1、在努力实现“百姓富”的工作中,首先要努力减轻百姓的日常大额支出,这主要体现在民生环节中,当前已形成的教育、住房、医疗这新的“三座大山”上。 减“三负”是我市“百姓富”的基石之一。一是我市的“新医改”已初见成效,“以药养医”已成为过去,这有效缓解了我市“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但是,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边远山区、城乡弱势群体的大病救济机制仍需完善,深化我市公立医院的医改仍存在着结构性的困难。边远山区、城乡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支出负担依然沉重,若实行财政兜底政策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同时,商业医疗保险的改革红利的释放仍有待于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二是要顺应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与高校职业化改革的大势,加大对我市职业院校园区建设投入,探索扩大和提高助学金、奖学金比例,推广勤工助学、有偿实习、政府购买助学岗位等举措,力促各类高校高中就学成本的降低,努力减轻就学的家庭支出负担;三是努力扩大保障房建设,提高公租房比例,探索建立住房养老、住房异地置换机制、提高公积金利用水平和投资收益,通过公积金投资的收入增长来适当性增加购房者的贴补,逐步减轻百姓的住房支出负担。
2、稳定的收入是“百姓富”的另一块基石。稳定收入的保障,来源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创造和增加就业岗位。一是依据三明生态工贸区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优先布局和着力发展壮大机械装备和冶金压延产业集群、资源深加工、发挥重点国有企业作用、加快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建设等符合产业政策扶持的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以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增创就业岗位;二是加快推进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市同城化步伐,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性服务产业的增长,以同城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带动相关就业岗位的增加;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以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以释放的改革红利增创就业岗位;四是我市财政在优化投资结构中,要注重扩大对有利于改善民生的第三产业的有效投资,以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量来扩大公共服务业、公益事业就业岗位的增长;五是要提高对国家扶持的七大新兴产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的认识,是今后我市就业岗位快速增加的重要方向的认识,抓住国家推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培养生产性服务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继续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抓紧落实健康、养老服务和信息消费等方面支持政策的同时,围绕群众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丰富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使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并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的发展契机, 利用好海西的定位,从对台、辐射海西的站位上,加大对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的市场培育力度,努力增创区域性(闽西北、海西中部)的物流仓储、通讯保障、计算机服务、民营银行、金融租赁、电商、传媒文化等服务行业大型平台或产业聚集群,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物流仓储、通讯保障、计算机服务、民营银行、金融租赁、电商、传媒文化等服务行业的就业人员比例;六是持续提升对新型应用型高端人才的引进与放手使用,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不论是通过柔性政策引入的高端人才,还是我市各行各业的存量高精尖应用型人才,可对其薪酬探索实行差异化改革,对新兴行业中“货真价实”的领军人物,对各类骨干创新型人才,可引导制定高于同类3至5倍的高薪年薪聘任制,吸引全省仍至全国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精英在三明能体现出群体性的“财富效应”,以缓解“孔雀东南飞”、“麻雀也东南飞”的人才流失日益加剧的矛盾。通过用好我市引进的与存量的高精尖人才,力促新型高端应用型人才群体发挥出持续创业带动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的巨大作用。
二、把农村的“生态美”建设主动融入到盘活农村的存量生态资源工作中去,努力实现二者的互相促进。
  我市的原生态大多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农村的“生态美”建设在全市“生态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盘活农村的存量生态资源,是我市增创就业岗位、增加百姓收入的又一重要环节。我市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三明的现代农业必须在山地占总面积约82%的地域自然条件下,因地制宜地来谋划。一是以山地为主的三明,给发展壮大我市的林下经济、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市的林下经济当前虽已有发展、生物医药也已列入我市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它们在我市的经济总量中占比仍然较小,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性作用并不强。在强调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要充分用好用足“南方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策性引导,推广永安创新重点生态区位林经营管理模式,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鼓励更多的创新模式在发展中探索与涌现;二是要突出科技进步在增收中的占比。要积极采取奖补减免等举措,引导广大现代农业从业者,在农产品选育、种养、深加工等环节上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收入;三是要发挥好我市天然的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继续大力实施农业强市战略,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在龙头培育、产业链延伸上做文章。截止2013年,我市的现代农业产业总产值已达865亿元,努力打造、提升千亿级以上的现代农业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四是要充分发挥作为三明生态新城六大功能区之一的三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作用,加强与广大参与现代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联系,建立起“园区+农户(或公司或合作社)”的股份制合作方式,引导我市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涌现出来的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化组织共同发展,做大做强,真正实现园区的科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三、主动融入全省“绿色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市区主要污染源的处置。
  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快速重型化的特征明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繁重。“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强保护,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市的经济发展也要顺应全省经济加快“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绿色转型”的发展形势,在全省加快培育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产业导向中,顺势而上,主动融入全省“绿色转型”经济的发展产业链中。当前,我市群众对三明市区以三化为代表的主要污染源企业转型充满期待。要正确对待我市现有的市区主要污染源。三明是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的。福建三明化工总厂做为我市市区的污染源头之一,是历史形成的。三化在过去为全省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很大贡献,在全省都是名声在外的国企。在全省“绿色转型”的发展背景下,我市完全可以探索将工业化遗址作为工业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利用,变包袱为聚宝盆。建议开展相关的前瞻性研究,持续推动工业化旅游景点的可行性开发,为三明旅游增添新内容与新景观,并逐渐融入到大三明旅游圈中。
四、在“生态美”中求“百姓富”,在“百姓富”中促“生态美”的可持性发展中,还需要在“上下联动”中,在生态补偿方面“加大两个力度”上下功夫。
  我市地处闽西北与闽江上游,在建设“生态省”中,与其它上游区域地市一样承担着保护上游区域的生态环境的重任,在全省“生态省”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是要向上呼吁加大省上对闽江上游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依据每年省上的财政收入进行动态调整,扩大财政投入额度与提高省上转移支付上限,以适应上游区域对生态保护加大投入的实际;二是要加强与下游沿海地市的紧密联系与沟通,在省上的统一引导下,加强对下游沿海地市在享受上游保护生态带来的益处的宣传,促进下游沿海地市加大对上游区域的反哺力度,通过省上各类生态保护的精细化指标以实现“对接”,从而让上游区域地市能充分共享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通过在生态补偿方面的“两个加大力度”,可以较好地促进上游区域地市实现“百姓富 生态美 ”的可持续发展。
五、在加强与培育百姓保持“生态美”的意识与规范行为过程中,把“百姓富 生态美”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范畴,已成共识。在强调简政放权的同时,不断落实我市生态政绩考核,将有力地保障和深化“百姓富 生态美”工作的有序与持久的开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