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2017年 >> 当前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不容忽视

当前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不容忽视

2017-11-10 15:04:11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1795
                                       范明、罗方益

    最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13年~2016年分别为699万、727万、749万、765万,2017年应届700多万、加上30万海归和待业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岗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近年来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逐步催生了群体性蜗居的“蚁族”、留恋校园伺机等待的“校漂族”、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摇摆不定的“候鸟族”和久不就业、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等“族化”生存现象。从表面看,这些现象是就业压力催生的产物,其直接原因是大学扩招人数剧增、大学生大众化而导致的。我国高校在学总人数已远远超过3000万人,居********,但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不足15%,不仅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更远低于周边的日本、韩国,从占人口比例看还远远不够。因此,深究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还有如下两个更宏观、更深层次的原因: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发达国家就业率大幅下降,目前全球15~24岁青年就业形势普遍不佳、失业者7340万人,平均失业率为12.6%。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也随大势放缓、进入新常态,经济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所需就业岗位数量下降,而就业人口数量却不断攀升,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出现阶段性困难。其次,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加速变迁,从城乡二元结构过渡到了城市社会多元化结构,社会分化、贫富差距加剧,滋生了“拼爹”等不公现象,进而出现了阶层固化现象,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令不少普通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第三,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还不尽完善,导致城乡之间、体制内外的工作岗位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令所谓“金饭碗”成为许多大学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公务员报考“千里挑一”场面频现;而一些由于缺少稳定预期、看不到发展前景、社会保障缺位的冷门职位,则是乏人问津。此外,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用人单位盲目选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这些因素客观上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因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存在个人认知偏差、就业观念误区、心理素质淡薄、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不足,能力和素质不全面,缺乏真才实学,或者是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甚合拍,导致很多用人单位反而出现“招聘难”。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甚至脱钩等问题凸显。同时,由于近几年不少毕业生系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内在品质,独立生存和担当能力差,无法胜任一些相对艰苦的工作岗位。这些内因也导致部分大学生因为专业、能力、择业观不匹配而导致无法就业。

    当前,各类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群体大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他们因种种现实原因被“族化”后,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发展压力,身心处于焦虑、矛盾和冲突的亚健康状态,往往对网络高度依赖,在网络空间中呈集聚状态,相对于其他群体情绪化和非理性倾向更强,有的经常参与网络事件、散播网络反共反华三观,有的甚至逐渐形成意见领袖,容易受到外部诱因而引发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大学生待业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预计仍将年均超过700万,其就业形势亦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及学生个体四位一体联手配合,为“族化”群体提供就业和发展环境,让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个系统工程应成为当今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重点。为此建议:

一、党中央、国务院从源头上加快顶层政策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改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根据现实形势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措施,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同时,将劳动技能列入小学、中学的社会实践与技能培训课程,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增强其未来立足社会的能力。

二、各级政府要保证公平有序地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如:拓展高校自主办学空间;着力促进区域、城市、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大力推动各项制度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体制,切实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竞争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发展机会。

三、社会各界要树立理性用人的标准,营造良好的就业舆论环境。如: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加强舆论导向,传播职业平等理念;营造公平公正招聘人才的环境;营造鼓励自主创业、包容未就业的社会环境。

四、各个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要建立与市场和社会需求、变化相衔接的学科体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各类人才;要注重大学生情商、心理素质、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树立服务理念,切实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五、大学生也要适时转变就业观念,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1、客观认识自己,理性定位大学期间及将来的个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目标提升自我、积累沉淀,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好专业知识和相关非专业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考取各种岗位技能证书,增加自身未来就业的砝码。2、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有意识地培养未来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实际做事能力和抗压、抗挫折能力。3、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择业时更应注重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的长期性,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不排斥相对艰苦岗位的工作机会,抓住一切可能的就业机会。4、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勇于自主创业。未就业、有能力的大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优势和国家发展需要,选择政策资源相对充分的领域开拓自主创业,在实现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017年被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信息》采用并上报中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