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 我的父亲林可清

我的父亲林可清

2018-08-02 09:07:51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3244

                                   口述:林小平

                          拖家带口携闽剧来到三明城
  父亲林可清是个孤儿,12岁学戏,解放前福州“善传奇”班演员。闽剧坛著名三花(丑角)。他是解放初期加入民盟的盟员。1957年被打成右派,次年10月他被贬黜到三明闽剧团。母亲阎秋萍当年是福州“赛天然”旦角,演过青衣、花旦、刀马旦和老旦。她谢绝了组织留在福州的安排,决然带着我和弟弟离开宫巷32号一起到三明。
  记忆中随父母和大家到达三明火车站时是夜晚,火车站站区一片漆黑,摸黑走了一段坑坑洼洼下坡路后,有人招呼让我们摆渡到城关渡口下来后,又走了约一里路,才被安置在新建的实验小学教室里。教室的课桌就是床,铺上被子我倒头就睡着了。当年生活条件相当艰苦,父母却毫无怨言。他们过着处处无家处处家的艺人生活。剧场的后台地板画了个圈,这一小圈就成了我们的家,吃饭没有桌子,大人小孩都是端着碗蹲着吃……
  到三明两个月后,剧团开始了正式演出,他们徒步下乡,背包自己背,戏具自己挑,上午一场戏,下午就要转点,晚上再演一场。三明是新兴的城市,是被定为建成中国的“列宁格勒”。这里语言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多种地方语言比较复杂。几年后,闽剧观众层次起了很大变化。闽剧团有了危机感,于是,剧团响应地委、行署的号召,毅然做出选择,改用普通话演出现代剧目,走出了新路子。对于像父亲那样“土鳖”的福州艺人,用“官话”演戏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儿,演员们连吃饭、行走、上厕所都在练习普通话。母亲是满族人,带着京韵普通话每天当家教,教父亲讲“官话”。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父亲在梦里都在学普通话。
  在短短的时间内,闽剧团破天荒上演了歌剧《江姐》,母亲在剧中扮演双枪老太婆,至今令我骄傲。当年首演在永安影剧院,连演28场,从此三明闽剧团成了“双语”剧团。可以出演《江姐》《母子恨》《金凤》《一网打尽》《南方来信》《前沿人家》《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剧目。特别是《母子恨》这出戏,戏内母亲扮演者是我的母亲,儿子扮演者是我的父亲,在家是夫妻,戏台上是母子。这出戏在三明、福州城乡演到哪儿,红到哪儿,至少演过不下500多个场次(这出戏在省内至今没有其他剧团敢演)。还有《徐九经升官记》父亲扮演一号主角徐九经,他戏路广,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了徐九经这位公而忘私、敢于戏耍权奸的形象,获得好评。他在戏台上常常即兴表演,场上每每翻新,即便主要唱段,叠唱72个“官”有严格音节伴奏,他也娓娓动听地变幻着唱词起承转合,徐九经的情感在他的演绎中不断出新。此剧至少演过300多场。
  父亲对他所扮演的角色,从未固定过演出模式。当年《十五贯》他扮演娄阿鼠,一出场就活脱脱地勾画出了这个好吃懒做、嗜赌如命的市井之徒一副穷酸相。他根据娄阿鼠这个窃贼的特征,大量运用了老鼠的形象姿态,入木三分地塑造出了娄阿鼠丑陋的样子。观众称赞他把娄阿鼠演得活灵活现,我认为一个名丑所塑造的一些从灵魂到外形都丑到了极点的艺术形象,真是太难了。没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怎能塑造出这个角色?今天回忆起父亲在舞台上表演得那番轻松、幽默、诙谐、自然,的确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可惜这一切当年都没留下影像。记得当年严顺开老师得知我是林可清女儿时说,你父亲真不愧是名丑。当我把严老师的评价传给父亲时,他乐了好几天。
  
                                一波三折主持闽剧团工作
  1965年父亲右派脱帽,担任剧团副团长主持工作,为剧团生存动了很多脑筋。在当年洗一次澡等同看一场戏的年代,剧团年演出450场。这在全省剧团中实属奇迹。他的目光并不短浅,为了剧团长期生存,决策了以场养团,自力更生、大胆上马,建成了土木结构的东方红剧场(后改造为三明影剧院)和员工宿舍,并购置了电影放映设备。但剧场尚未待剪彩启用,就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新剧场成了造反派批斗人的场所。文革期间他又重戴上右派帽子,站在自己建的东方红剧场戏台上接受挂牌批斗、关进牛栏。母亲性格刚烈,承受不了造反派的诬陷和莫须有的“罪行”以自杀抗拒批斗,幸好被发现后急送医院抢救过来。
  1969年父母带着幼小弟妹全家下放到清流长校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了农村父母没了工资,按人口每月8元最低生活费,一年后连最低生活费也不发了,仅靠父亲种田赚工分养全家。在农村期间真是度日如年……直到打倒“四人帮”,平反安置回到三明。父亲安排到市水产公司当采购;母亲安排在市招待所看大门,这份新工作一直持续到1979年。
  “文革”结束,在三明地委和行署关切下,首先恢复了闽剧团建制,三起三落的父亲再度出任主持工作的副团长,和郭韵扬、傅生浓等老搭档重新组建了三明地区闽剧团。剧团是在落实政策中恢复的。父亲在抓基础建设的同时,排演了《胭脂》《穆桂英下山》《狸猫换太子》等一批剧目,在本地和福州一带演出,反响巨大。1980年元旦这天,省电台专场播放了《狸猫换太子》的实况录音。剧团还从明溪、清流、宁化、建宁、泰宁、将乐,一路巡演到沙县,历时两个多月。当时人口仅一万余的建宁,九天演出了11场,日场上座率也在九成以上。
  1981年初,民盟福建省委正式发文组建三明市民盟直属小组,由父亲任组长。他开始积极主动参与组建三明市民盟工作,直至1984年12月24日举行中国民主同盟三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983年父亲从市长杨维杰手中接过团长任命书时,人们正为“戏剧危机”一筹莫展。他把服务对象对准“戴斗笠”的大众,离开城市深入农村演出,每年演出场次均达270场以上。从1979年9月至1987年3月,剧团演出收入达60余万元,还为剧团员工在市政府大楼后盖了栋五层40套二房一厅一卫一厨一杂物间的宿舍楼。
  三明市闽剧团于1958年10月组建,1987年3月撤销,前后历时30年。1987年,闽剧团在鼎盛时期却撤销了。两年后,不到60岁的父亲不甘寂寞,也因为戏心不死,居然下海创办起了民间职业剧团,可惜因身体无法支撑,只经受了两三年的风浪,便急流勇退了。
  1993年,积劳成疾的父亲黯然离世。他一生虽曾蒙冤受屈,但为人光明磊落,坦然面对现实,把笑声永留人间。时不时地,我脑海中总浮现出他那随意间透着诙谐幽默的笑貌,久久不散……


《十五贯》中林可清饰演娄阿鼠

                                                           原载《三明日报》2018年7月19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