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提案 >> 政协十届三次 >> 关于重视我市待业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的建议

关于重视我市待业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的建议

2019-02-03 16:01:28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1711
    近年来,我市多数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但仍存在一定的就业难问题,并催生了大学毕业生群体性蜗居的“蚁族”、留恋校园伺机等待的“校漂族”、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摇摆不定的“候鸟族”和久不就业、在家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等“族化”生存现象。市民盟课题组对此作了专题调研,对574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际已就业480人,占比83.62%;拟继续深造学习50人,占比8.71%;待业44人,占比7.67%;待业群体中,“啃老族”有变多趋势,“校漂族”与“候鸟族”不太明显,“蚁族”相对较少。
    造成大学毕业生待业及“族化”生存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供需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匹配, 导致部分学生学无所用,据问卷调查,有13.59%的毕业生认为母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专业技能不精、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据问卷调查,32.4%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创业或社会实践经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与劳动力需求的分布现状不相匹配,据问卷调查,选择民营企业为理想就业目标的仅占4.18%,选择家乡所在乡、村为理想就业地点的仅占1.05%,而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恰恰是民营企业,或是相对偏远的企业。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就业指导力度不足。据问卷调查,认为政府就业政策实施效果一般、问题较多的占31.36%。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专职工作人员不足,与教育部每800名毕业生配备1名专职的规定差距较大。对家庭、就业双困难学生的关怀、帮扶不够到位,不但没有配套发放困难学生求职补贴,而且未及时将国家财政下拨的困难学生求职补贴发放到位,对其求职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其他方面原因。例如,有的家长过多干预子女就业,不愿意子女从事其认为不满意的工作;有的大学生家庭对其就业关注不够,无法提供必要的帮助;有的大学生“白领”情节过重,对工作岗位与薪酬要求过高,据问卷调查,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的占77%,2000-3000元的只占23%;有的独生子女长期缺乏实践锻炼,不能吃苦耐劳,无法胜任相对艰苦的岗位。
    待业大学毕业生因现实原因被“族化”后,身心处于焦虑、矛盾和冲突的亚健康状态,往往对网络高度依赖,情绪化、非理性倾向更强,易转化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规模仍处于高峰期,“族化”生存现象将持续存在。为此建议:政府、社会、高校及学生应携手,共同破除就业的种种藩篱,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环境,让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市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有效解决我市待业大学毕业生的“族化”生存现象。一是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出台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政策措施,切实降低创业扶持贷款门槛,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二是加大对高校“其他录用形式如录用函”就业统计指标的督查力度,挤掉虚假水分并遏制其逐步增长的势头,提高就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就业率的社会公信力。三是将劳动技能列入小学、中学、大学的社会实践与技能培训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增强其实践能力。
二、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一是取消对部分职位招考设置面向待就业毕业生或应届毕业生等前置条件的做法,以提高就业率。二是督促辖区内高校落实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指导“三到位”的规定,促其配齐配强专职就业指导机构及人员,强化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三是督促有关部门和高校及时发放困难学生求职补贴,帮助困难学生群体顺利求职。
三、引导社会各界树立理性用人理念,营造良好的就业与舆论环境。一是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倡导企业按招聘岗位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学历要求,不人为抬高专业、学历门槛。二是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广泛传播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职业平等理念。三是做到信息公开、招聘公开,营造公平公正招聘人才的社会环境。四是多举措消化吸收人才,围绕经济建设和民生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开发特定岗位,为待业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五是用好相关政策,扶持未就业、有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既自我就业又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四、政府部门应督促辖内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一是督促高校建立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学科体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建立健全实习培训对接合作常态化机制,确保高校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二是督促高校注重大学生情商、心理素质、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推行先实习、后上岗的岗前适应性培训制度,提高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三是督促高校树立服务理念,合理设置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实效。对家庭、就业双困难学生,“一对一”开展帮扶,助其早日就业、脱困。四是督促高校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大学生理性定位、转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执笔人:罗方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