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研究 >> 教改研讨 >>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2010-10-27 10:02:19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4139
                                           陈子玲

摘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个性的发展是遗传、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的偶然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叙述了影响儿童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几种主要家庭因素及对策,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儿童不良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因素,指出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其人格塑造、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调了家庭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儿童 家庭 个性 心理 素质教育

    随着整个社会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加深,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及个性发展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个性的发展是遗传、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的偶然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是以一种多因素、多侧面的复杂方式来实现的。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则是它对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和心理的影响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健全、完整与否对少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生活在不完整家庭(双亲一方或双方因死亡、离婚导致一方或双方不在的家庭)里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要高于双亲健全、完整的家庭。父母离异的孩子往往将他人视为排斥性及不可信赖的,认为人们都是不值得信赖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可靠的,他们长大成人后容易产生寂寞和自卑心理。近年来一些关于离婚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证实,由于父母离异,常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这主要是因为破裂的家庭结构给孩子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家庭缺乏温暖和关怀,致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于是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性格等方面出现动荡,易于向不良的方面发展。因此,稳定家庭结构,对于保证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家庭氛围对儿童个性和心理的影响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它是家庭成员在家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儿童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因为儿童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为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和认知对象,并以模仿式的学习来感受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习惯行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然后在以后的社会环境中,就开始以长期在家庭气氛中熏陶出来的心理模式、性格特征、习惯行为来判断自己对家庭以外的世界的适合或不适合。在现代大多数核心家庭中,由父母间形成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由父母与孩子之间构成的教育关系(育人态度与方式方法等)所支配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往往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和睦程度;父母的眼神、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都能无形地给儿童心理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并在其适应中,形成他们自己的心理和性格上的特征。无数例证说明,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争斗;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伤害别人;在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在娇宠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任性;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性情孤僻;在干涉、支配中长大的孩子,他被动、胆怯、依赖;在批评、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责难和反社会;相反,在公平、诚信中长大的孩子,他理解真理、抱有正义感;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自信;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他会慷慨大方;在理解和接纳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尊重;在爱心中长大的孩子,他会爱人如己;在民主中长大的孩子,他领导力强。因此,家庭气氛与生活质量的好坏,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
三、教育态度与方式对儿童个性和心理的影响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是尽一切努力去开发儿童潜在的能力,即父母有责任有义务向子女提供一切条件,包括环境、人际交往等,关心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教育态度与方式决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而应该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性格特征而有所区别。如果父母能够采取合理的态度、正确的教育方法,儿童会很容易显示出独立能力、积极性、友好态度和稳定情绪,孩子的潜能也能够被很好的开发和挖掘;相反,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溺爱、娇纵、顺应或者不切实际的高期望、高压、专制的态度,儿童也很容易表现出适应能力差、依赖、任性、执拗和反抗、厌学、焦躁、抑郁的性格特点。因此,端正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没有正确的教养态度,就谈不上良好的教养方法。
    目前许多家庭在子女的教养问题上失误的主要表现:重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学习成绩,轻心理情绪与学习方法的调适;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儿童独立性培养。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娇宠,以至爱而失教,对孩子没有明确的教育要求,对他们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听之任之,根本谈不上如何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等;还有一些家长则一味采取高压手段,不顾孩子的发展特点及合理要求,主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来实行管教,信奉“棒打出孝子,娇养出逆郎”的古训。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教养方式显然都是错误的,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曾有调查表明,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家长态度不一致、以压制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学生。
    此外,家长教育观点是否一致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学校老师找家长反映,母亲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可以;若找父亲的话,孩子回家就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孩子于是便总结出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好处。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亲面前说不一样的话,在老师面前和在家长面前也说不一样的话。说谎的坏习惯就养成了。关于孩子说谎问题。从心理学原理来看孩子说谎的原因很多,比如学龄前幼儿分不清现实和想像,家长容易把孩子说出来的想像误以为是说谎,这实际是幼儿趋利避害的本能。家长在教育态度和处理方法上的不一致,常常不仅不能减少儿童的撒谎行为,反而使之成为习惯固定下来。
    据来自心理咨询师的报告,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上的种种缺陷,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有有害的影响,且不可避免地要在下一代建立家庭时反映出来,临床上并不鲜见这样的案例。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思索的。
四、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儿童个性和心理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心理成熟度。就文化素质而言,一般来说,若父母的文化素养高,常对子女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他们用自己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同时在儿童的学习上也能给予较好的指导;相反,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本身不思进取,往往或者对子女的要求不高,表现为自己不学习,也不关心孩子学习,甚至只顾自己的娱乐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或者不切实际地对孩子寄予高期待。由于文化层次较低,他们有一种补偿心理,常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能按家长的设想道路发展,以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结果常常因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一般来说,较高文化知识及修养的家长能比较客观地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性格、特点,去挖掘孩子潜在能力。事实说明,孩子个性发展良好的可能性能随着父母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反之,则随着父母文化水平而降低。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子女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有高相关。故此,家长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是很必要的。
    就心理素质而言,父母对孩子影响****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言辞说教,因为儿童是生活在一种与父母的心理神奇融合、感应和参与的状态中,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通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情绪变化或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情绪、精神状态中找到原因。因此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想改变孩子身上的某些东西,就应首先看他们是否能够在自己身上被改变,努力使自己具备明朗、达观、善良、坦城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孩子具有一个生长良好个性和优秀人格的温床。
    该怎样创设一种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和气氛呢?笔者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儿童对一种家庭气氛的心理承受力表现在他对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形象的适应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的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因而父母们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瞅着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凡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
2、要有民主的行为作风。作为父母要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子女的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的深刻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门;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切忌急躁和粗暴,尽可能的热心肠、冷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创设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家庭和睦的关键在于处于核心地位的夫妻双方,因此有责任感的家长为了家庭幸福和子女成才,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做配偶的特殊艺术和家政科学。
4、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绪可以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暖迷人的。另外,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也应充分考虑其教育的影响。目前有些家长对家庭陈设、衣着服饰、吃喝娱乐等十分注重,对子女的智力投资、学习休息和身心健康却漠然处之,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应低估这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除此之外,在家庭中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其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素质教育关注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不同,它更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到:儿童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基于他们活动与经验的学习。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要素。
    其次,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自己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这就大大削弱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厌学的可能增加。
    再者,家长需要知道: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也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这是非常错误的,往往弄得家长呕心沥血却收效甚微,孩子们也怨声载道,状况频出。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家长应该多鼓励和支持。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还应该注意帮助孩子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一般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儿童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学习负担适当,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多数家长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到孩子的这种需要,并尽可能的使之满足。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折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家长需要了解,真正的挫折教育是什么?在挫折教育中家长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能够在情感上站在孩子的一边陪伴他,让他学会用受挫后提升的经验和能力,去面对下一次同样的状况;家长能够智慧的让孩子懂得,活着不容易,总有很多挫折需要面对,让孩子看到在挫折和困难中提升的能力,拿到的经验,好让孩子更从容的面对下一次,更从容的面对未来的人生。
    总之改善家庭人文环境,提高家长文化素质,学会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不可忽略的重要家庭因素,每一个成长中孩子的父母都有责任去努力做到、做好。“少年强则国强”,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