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提案 >> 政协九届一次 >> 关于加快我市工业园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市工业园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建议

2012-01-07 11:24:10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2450

                                      谢寿星

一、我市工业园区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立足优势,力求特色,不断加快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取得一定成效,工业园区已成为推动三明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亮点。但随着我市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更加迫切。2011年10月,由三明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中高职院校领导到沙县金沙工业园区、金古工业园区,永安尼葛工业园区、埔岭汽车工业园区,三元经济开发区,梅列经济开发区20多家企业进行人才和用工需求调研,调研企业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包括机械制造,新能源材料、建材、电子、生物医药、纺织等企业,发现每家企业都普遍存在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状况,特别是近两年我市引进的一些重点项目人才需求更为紧缺和迫切,例如:金沙工业园区的金煌能源,金古工业园区的金耀玻璃、集辰(福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区的中国重汽海西汽车公司。金沙工业园区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用工紧张状况,对此金沙工业园区还专门成立招工办,向社会大量招聘人员来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永安海西汽车公司现有员工不足500人,但公司发展规划到2013年将达到3000人,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我市历年来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但从目前工业园区情况上看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依然没能得到有效缓解,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方面:一是我市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数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因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差异造成我市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流向沿海地区;三是我市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用工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我市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力量,强化基础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目前,我市辖区有2所高等职业院校,16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技工学校。拥有全日制在校生3.7万名,其中高职生0.82万人,占22.16%;中职生2.88万人(含技工学校),占77.84%。多年来,我市职业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升级换代的日新月异,已给我市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市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办学规模较小、生源逐年减少。中职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在3000人以上仅有3所,2000人以上仅有7所,部分学校还不足千人,2所高职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仅为4000人左右,生源规模达不到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5000人)。中职学校受初中毕业生源的逐年减少及普高扩招的影响,加上各中职学校生源的不合理竞争,造成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存在逐年递减。高职学校虽按国家计划招生,但由于地处山区城市,招生区位优势偏弱,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下,招生也岌岌可危,加上高职学校70%的生源来自沿海地区,造成毕业生就业地区也集中于沿海地区,无法体现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
2、专业设置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全市中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多达128个(其中高职学校48个,中职学校80个),有些专业规模发展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与市场未能很好对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与第一、二、三产业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5%、24%、71%,高等职业院校与第一、二、三产业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2%、26%、72%,我市目前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金属材料及深加工、机械及汽车制造、矿产深加工、化工、林产加工、生物医药及生物、建材、纺织产业)均集中在第二产业,与此相关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加上校际间专业设置重复,扎堆现象较普遍,造成资源浪费,缺乏特色和优势。全市18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中,开设财会专业的有13所,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有15所,其余专业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影响招生与就业。
3、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还比较薄弱。我市中高职学校现有师资短缺,生师比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专业教师中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双师型”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同时,全市职业教育的学科内涵水平还不高,人才培养特色还不鲜明,标志性教学成果、教改项目还不多,有影响的学术团队、教学团队尚待形成,参与企业技术项目革新的成果科技含量还有待提高,这些不足限制了我市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4、中高职教育在协调发展方面无法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高职协调发展是保障企业不同层次用人的需要,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企业要生产经营,既需要发明创造型,生产与科研结合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又需要技术熟练的技能型人才。我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比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我市中高职在校生数比例为3.5:1,高职在校生数偏少,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上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尤为突出,表现为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在高职学校没有开设(例如农业、林业等方面的专业),高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在中职学校没有开设(水利电力,纺织染整等方面专业),中高职开设相同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不清,在某些课程领域重复办学。
三、加快我市工业园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规划、统筹安排职业教育资源。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把握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纽带,统筹中高职人才培养,合理规划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二是专业布局上要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主干专业不重叠、专业建设错位发展,突出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个方向,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2、建立引导和鼓励学生选学职业院校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有效机制。职业院校要通过与本地大企业间加强合作,紧缺人才专业通过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扩大本地生源数量,为本地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导向作用,在分配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名额时,对以举办紧缺人才相关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予以适当倾斜;高等职业院校在评审、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时,对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学生予以适当倾斜。
3、要加大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投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一是逐年增加本级财政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为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相关专业建设特别是办学成本高的工科类专业为主的职业院校提供经费支持。二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在经费上支持本行业紧缺人才培养有关项目的实施,职业院校要安排专项资金保证紧缺人才培养专业的投入。三是各职业院校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加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提供经费支持。四是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院校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兴办特色专业、举办各种培训,逐步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改善办学条件。
4、进一步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实行培养、聘请和引进相结合,实行校企互通、专兼结合,逐步形成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具有“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师队伍。
5、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经贸、建设、交通、信息产业、农业、林业、医药卫生、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制定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方案,并纳入本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和协调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支持职业院校做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本行业和企业紧缺人才继续教育工作。
6、建立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中职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一是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牵头组建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由行指委对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内容、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评价方式、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的衔接起来,进一步提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二是加快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高等职业学院在我市职业教育中的龙头作用,鼓励高职学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构建中职和高职融通人才成长“立交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模数量、层次结构的需要,促进我市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7、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我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过去主要是由学校单方面推动的,企业的热情度不高,但现在出现了一种新趋势,企业由于缺乏大量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纷纷主动上门要求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工业园区出于为园区企业用工着想,也以园区的名义要求与学校合作,并且开出许多很好的合作条件,如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提供资金和设备、提供师资等。职业院校应抓住这良好时机,创新机制,与企业建立多层次的、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同时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积极参与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紧缺人才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