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2010年 >> “城中村”的环境管理亟待加强

“城中村”的环境管理亟待加强

2011-04-26 09:10:50 来源:我的网站 浏览:3018

                         许宗得

  “城中村”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产生的,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或者叫“农民转换为市民,村庄转化为社区”。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经对太原的“城中村”(前北屯、后北屯和大王村)进行调查,发现了不少共性问题。
一、存在问题
1、人口混杂隐患大。“城中村”房租便宜,人口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外来打工者成为主要群体,到底有多少人口,一般很难查清,给社会治安带来诸多隐患。
2、规划滞后无章法。“城中村”违法违章建筑集中,房屋密度大、采光通风条件和居住环境差。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也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
3、设施落后环境差。“城中村”采暖设施基本上是原煤加土锅炉,环境污染严重。各种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垃圾成灾。街巷狭窄、拥挤,存在严重消防隐患。
4、土地房屋无序化。“城中村”宅基地、工业、商业用地相互交织,非法出租、转让、倒卖,管理混乱。
5、污染集中卫生差。“城中村"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居住环境质量低、建筑无序、绿地缺乏等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城市中极不协调的特殊景观。街道两边的商业网点、餐饮、医药摊点无证经营者多,人、狗、车辆混杂,脏、乱、臭交织,易传染疾病。
6、计划生育无人抓。“城中村”计划生育的责任不落实,超生游击队出没,计划生育无法控制,成为自由区。
7、违法问题呈高发。“城中村”法律意识淡薄,成为普法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社区不健全、村委会不管,村民几乎没有集体活动,文化活动缺乏。土地被征用开发后,其辖区内出现一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职工宿舍,导致了村民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的地霸行为
“城中村”的现状不仅影响市容,也有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必须治理的“痼疾”。
二、建议
1、发挥政府的协调、推动作用,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城中村”的发展必须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城中村”不能仅仅是城市中的农村,不能是脱离农村生活的杂乱无章的农村。“城中村”的根本发展取向是走向真正的城市化,即从农村向城市转变、从村民向市民转变、从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转变。“城中村”整治是城建城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关系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发展战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以规划为龙头,强化“城中村”的管理建设。
2、开展以“城中村”和背街小巷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目前由村委会自治的做法解决不了“城中村”的环境问题,政府在环卫管理工作方面应把精力用在“城中村”内街小巷的治理上,市政道路代表城市的形象,内街小巷才真正代表政府的形象,要以良好的内街小巷面貌,来体现政府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3、加强“城中村”村民宅基地建房的管理。要统筹村民建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结合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和“城中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利于“城中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强化对村委会的管理和考核。结合村级换届,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干部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作用,把“城中村”的规划、发展、建设和管理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指标。

                                                          (2010年被盟省委采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