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提案 >> 政协九届二次 >> 关于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建议

2013-01-15 11:59:08 来源:我的网站 浏览:1611
    水库作为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在应对干旱缺水、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是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共有水库470座(大型水库4库,中型水库37座,小一型水库93座,小二型水库336座)。其中公益性水库有287座(中型水库12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224座)。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病险水库加固的工作力度,我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全面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市水库经过除险加固,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发挥了水库综合效益,初步建立了良性运行机制。但水库“病”、“险”、“散”、“穷”、“废”的安全隐患依然十分突出,长效管理状况堪忧,每到汛期来临,这些病险水库都成为防洪减灾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小型水库、山塘大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多属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建设标准普遍偏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水利服务功能弱化,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经费短缺,管理机制滞后。我市8座中型病险水库虽配备有管理人员,但“两项经费”落实难。203座小型水库大多没有管理机构和人员,两项经费更无从谈起。大部分水库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责任主体不明确,管养分离等现象。
2、地方配套资金无法足额到位。有些工程加固资金不足,加固设计“尽钱吃面”问题突出。特别是小型水库由于资金不足土坝只考虑了大坝防渗、坝坡翻修、坝坡培厚等,即使通过竣工验收,也留下了另一种方式的安全隐患,易造成新一轮安全隐患。
3、部分小型“病险水库”存在漏报现象。部分小型水库由于不属于地方水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未能对口统计上报;部分地方政府因故尚未列入治理规划中。
4、水库周边环境保护有待加强。目前部分小型水库的周边环境保护与周边产权人的利益存在矛盾,周边环境保护很难达到规范要求,无形中给水库增加了“病险”隐患。
三、对病险水库加固工作的建议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利建设工作发展,切实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建立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建议:
    一是:“三个先行”。
1、明确目标任务,确保认识先行。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这一利国惠民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进一步明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特点,准确把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项目数量、前期工作、资金筹措、组织实施、水库监管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各类项目的实施,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与按时完成。
2、提高责任层级,确保责任先行。一是实行项目专项管理,依法按照地方负总责、由地方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在限期内完成建设任务的要求实施。严格按照责任书要求,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工作环节,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二是在实行安全鉴定、设计、审查、施工、监理等环节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的同时,引进建设的动态管理、过程监督与反馈实时同步机制,力求动态管理科技化、节点化、同步化、电子台帐化。
3、实行“一提一降”,确保资金先行。目前,水库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省市配套。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财政支持,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在执行国家相关差别性政策的同时,要区别对待盈利性与公益性水库,对于公益性水库可适当再减、免、降相关县市目前承担的配套比例,按照实际投资概算安排投资计划,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二是“三个推进”。
1、推进“三边工程”建设。突出工程地质勘察、监测资料、施工图等基础工作,对于设计资质、设计咨询、施工图审查、专项核查、质量抽查、概算审价、设计复核、绩效评价等逐步建立全市甚至全省联网电子档案。针对极端天气时常发生,降雨量、水库来水量很难预测而造成难预先调控水库排洪量的的现状,要加大现代技术的引进与运用,努力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水库全面信息化、调度自动化、水利工程险情预警预报信息化上新台阶,不断提高科技在病险水库治理与长效管理中的含量与科技水平。
2、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建立运行管理长效良性机制。一是恢复基层乡镇水利工作站点,实行工作人员由市县级水利行政部门派驻制。同时,提高一线水利技术人才的待遇,确保水库管理责任主体明确、管护人员明确、管理经费明确,并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二是转变“重建轻管”思想,抓紧完成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理顺水库管理体制,落实管护责任和管理经费,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水库长效良性的运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具有供水、发电效益的水库,构建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其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对于具有防洪等公益性功能的水库,要进一步提高水库公益性部分的管理人员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比例,确保正常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四是推动省上出台相关政策,设立非公有制水库管理基金,解决水库管护人员与水库管护经费等问题,力争将符合国家苏区老区政策的水库管护人员经费纳入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做到小一型以上水库有管理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小二型水库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管护队伍统一管理。
3、理顺上下游水库在汛期中的利益关系,推进形成国家或下游水库对上游经营性水库合理的补偿机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局部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增加,有的相关上游水库根据防汛办下达的防汛安全预案提前空库迎汛指令,造成上游水库因放水形成经济损失,可实行国家或下游水库对上游水库进行合理的补偿,探索形成上下游水库利益与安全共享的合理机制,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三个注重”
1、注重对现有规划进行总评价,实行一次集中回头看。排查“无户口”水库,对漏报的小型病险水库进行补报,对未列入“病险水库”规划的小型水库进行一次集中的安全鉴定排查,对水库大坝的防洪安全、结构安全、渗流安全进行进一步的实地了解,力争全面掌握水库实际运行状况,为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防范险工隐患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修编、补充完善现有规划。加大该项目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与运行安全鉴定的补助标准。
2、注重在治理过程中,推广应用先进的整治技术,大力采用花钱少,效果好的整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同时,加快降废小型水库步伐,对于已无养护必要、无使用价值的病险水库,由省市增加专项投入,组织专家对其“水利”与“水害”进行全面评估,以推进降废小型水库工作,彻底消除“边、远、少、高”处的小型病险水库隐患。
3、注重充分发挥相关水库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酒店休闲娱乐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从源头上,把相关水库建设成与当地环境和谐的景点,努力突出水利景观价值。同时在相关税费方面给予减免,大力支持其多种经营,以更多的利润回哺水利建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