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提案 >> 政协八届五次 >> 关于大力推进科学可持续的学前教育的建议

关于大力推进科学可持续的学前教育的建议

2011-01-30 10:10:54 来源:我的网站 浏览:2505

    去年,北京地区学前儿童入园难的问题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对学前教育问题的热议,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国际经验看,发展学前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政策,能有效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和发展环境,通过保障教育的起点公平而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对促进社会公平、增厚民生福祉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无不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国家行动。 国务院国发〔2010〕41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十项意见,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市也及时作出反应,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在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我市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还有待大力提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置不到位的问题。首先是原有城区的问题,因为早期规划设置的学前教育机构相对较少,与现在大量要入园幼儿的需求无法匹配,导致供求矛盾。其次是城郊结合部涌入的大量外来人口子女要求在本市享受学前教育,但是公办配套幼儿园的设置没有也无法考虑这样的因素,导致在城乡结合部存在大量“小、散、弱、差”的民办幼儿园,甚至形成不规范的“地下幼儿园”,产生了包括安全问题在内的大量隐患。另外在新建住宅或者撤村建居的过程中配套不足或者配套不及时的现象还屡屡发生,也造成了矛盾。
  2、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少。学前教育由于发展的历史原因,早期举办的优质幼儿园大量集中在城区市中心,且数量不多,容量不大。公办幼儿园收费低、教育质量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入公办幼儿园难的现象仍相当突出。托人找关系开后门成为进入公办幼儿园的普遍情况,甚至出现家长连夜排队为幼儿报名的现象。目前,市区的幼儿园如果将少量的几所国有企业办的也计算在内,所谓的公办幼儿园﹙假定它们均为优质教育资源﹚仅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二左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去年,仅三元区就又200名左右的学前儿童不能正常入园。加之学前教育为非义务教育,规范的服务区规定相对更具有弹性,导致家长们争相择园,造成招生矛盾,这也是产生乱收费的重要根源。
  3、城乡学前教育差异问题。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县城普遍只有一至两所公办园 。而乡镇以下的学前教育往往成为小学教育的附属。学前教育教学的随意性,不规范性问题普遍比较严重,教育质量 难于保证。
  4、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不足问题。学前教育收费高,普通家庭难以承担。由于过度市场化,某些幼儿园收费远远超过大学学费,涉及千家万户的幼儿教育事业,却成为无数家庭的烦恼。各县、市政府(包括乡镇)投入参差不齐,总体投入低。多年来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一直较少,投入的不足必然导致发展的滞后,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学前教育长期被边缘化,经费保障机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依据,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二是经费投入的多少不仅与当地的财力有关,还与政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绩效考核内容要求有关。  
  5、学前教育管理缺位疏漏问题。由于法律依据不足、机制不够健全、经费投入等问题存在,导致了学前教育管理的缺位。例如:有的地方管理体制不顺,对非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监管指导不力;部分小幼儿园管理不规范;小年龄段婴幼儿(不足2周岁)的托管机构该由哪个部门主管、行业标准制定等问题,都有待厘清关系,分清责任,加强管理。
  6、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可以说由于前些年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拉开发展差距,使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受到影响,师资整体水平下降,这从各级各类的人才评优选拔中可见一斑。尤其是在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更是如此,幼儿教师待遇偏低、素质较差、配备不足、队伍不稳等问题突出。   
二、改进的对策建议
  1、进行我市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普查评估。建议对我市学前教育机构分城区和乡镇两类,就其办学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招生规模等进行综合调研和评估。在对我市学前教育进行全面普查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市学前教育再做出合理规划和布局调整。要避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教育出现的那样,一拥而上,遍地开花,而后造成大量的农村校舍的大量资源浪费。
  2、加强政府行为,加大经费投入
    统一认识,加强对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幼儿教育既是基础教育事业,又是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对于“幼儿园收费远远超过大学”的普遍现状,政府部门必须负起监管和“纠偏”责任,遵循公共资源为公众服务的原则,将幼教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规范幼儿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推动学前教育收费趋于合理化,保证幼儿教育面向广大群众,****限度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得起幼儿园。 投入经费的机制和比例问题要进一步明确,进一步研究确定生均公用经费的最低标准和论证学前教育总经费在财政分配中的合理比例。为强化区、县(市)政府职能,建议:
  (1)市政府将此项工作的落实纳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之一,予以重点关注和落实。
  (2)市财政、市教育局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经费分配比例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在保障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整。
  3、理顺办园体制,确保政策到位
    要明确学前教育发展思路。鉴于幼儿园体制的多样性,要本着谁主办、谁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幼儿园的办学主体和监管部门。民办幼儿园管理亟需加强。部分民办幼儿园举办者为了获得****的利益,往往采用低价聘请教师、克扣幼儿伙食的办法,增加个人收益。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质量差,也侵害了幼儿利益。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建议:
(1)各级政府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好入园、入好园”的需求,在入园需求旺盛、入园矛盾较大的地区必须加快增量步伐,政府相关部门要规划到位、及时配备,新建住宅必须同步交付配套幼儿园,以避免无园可上的局面。
(2)为确保投入公平、协调管理,在有条件的区、县(市),要鼓励将现有的乡镇、街道办幼儿园上收统一管理。
  4、面对客观现实,错位协调发展
    面对人民群众“上好园”的旺盛需求和入托难问题,教育部门改变现行管理模式,变“民办为主”为“公办为主、公办民办相结合”。确定发展目标,逐步扩大公立幼儿园比例,逐步形成以“公办为主,公办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体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一要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通过改扩建、校舍置换、拆并、新建等方式扩大容量;二要整合资源、合理调配,采取师资流动、资源共享、集团化发展等措施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让老百姓满意;三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中,多创办投入较大、质量较高的民办幼儿园,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面对城乡结合部客观存在且短时间无法消灭的入园难题,要摸清底细。建议各级政府出台民办幼儿园扶持和考核办法,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投入扶持力度,建立以奖代拨的公用经费投入机制。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积极引导和规范。鼓励举办面向外来务工子女招生的民办幼儿园,对符合条件、管理相对规范的要从人力、物力上给与扶持。鼓励民办幼儿园规模办园、提升办学质量,成为解决当前入园难矛盾的一条途径,从而使得弱、小、散、差的学前教育机构逐步失去生存空间,实现各层次学前教育的协调发展。
  5、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办园质量
(1)要在教师编制待遇上下功夫。人事部门要协同教育部门尽快落实幼儿园公办教师编制人员问题,为人员的进入畅通渠道。逐步扩大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的数量与比例,建立民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保障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以确保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确保幼儿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建立非公办教师待遇监督机制,确保公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待遇到位,并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2)要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提高。一方面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投入力度,建立以奖代拨的公用经费投入机制,另一方面要监督其教师待遇的落实情况,劳动保障部门要协同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五金”、工资到位等情况的督查,并将教师待遇落实作为以奖代拨的重要考核指标,确保教师权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