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盟员风采 >> 甘泉涌流的岁月——人大代表邹明泉的故事

甘泉涌流的岁月——人大代表邹明泉的故事

2010-10-27 08:43:38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8085
    有一种精神能催人奋起,有一种力量能让人信心倍增,有一种人格能使人寻求完善。邹明泉锲而不舍、奋发有为、仗义执言的履职精神令人感动。

  2006年初春的一个午夜,省人大代表邹明泉在自己的书房写完了他历时两个月调研、论证的调研报告,点起一枝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全国“两会”在即,他终于完成了给自己定下的一个艰巨任务。此前,有一个朋友问他:“你只是省人大代表,全国人代会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这么紧张地写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干嘛?”邹明泉回答:“怎么就跟我没关系?新农村建设是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我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农村,我最了解农民的苦痛、农村的需求、农业的症结。我是一个人大代表,为去北京议政的代表提供一点有说服力的参考资料,这也是我的职责。”
               “没有‘二百五’精神就很难成为专家”
  2003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三明代表团的代表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个抢着发言的代表坐在后排,年过六旬,面目清癯、戴一副黑框眼镜。他一脸严厉地痛批“部门利益倾向”,指称省委的一些好决策到了政府部门后被打了折扣,形成不了贯彻的合力,“现在一些政府机关中分为三类人,一种人在看,一种人在干,还有极少数人在捣蛋。”发言末了,他对前来听取审议意见的代省长卢展工自称是“二百五”。这一颇具自嘲、戏谑的外号让与会人员忍俊不禁。卢问:“你提的这些很好,但为何自称是‘二百五’呢?”这位代表答道:“我是个专攻专业技术的,没有‘二百五’的精神就很难成为专家。”卢风趣地说:“‘二百五’不好听,你是个专家,我给你加个‘一’,你就叫‘二百五十一’吧。你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症结在哪里?”这位代表当场直言不讳:“只要我们的人民公仆不是将乌纱帽简单地扣在头上,而是认认真真地捧在手里,真正为老百姓服务,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这位自称为“二百五”的代表正是邹明泉。
  邹明泉当场向卢展工递交了一份反映“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呼声、困难与阻力”的报告,给省委研究“三农”问题作参考。会后卢展工特意找到邹明泉合影。后来,邹明泉便有了“二百五十一”的外号。
2006年5月,在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与邹明泉面对面时,他刚从昆明出差回来。为了帮助解决市里引进的人才的后顾之忧,邹明泉亲自前往云南当了一次“说客”。云南之行十分完美,这让邹多了些许谈话的兴致。伴着窗外大雨带来的凉爽惬意,邹明泉向记者娓娓讲述起他的履职故事。
  邹明泉今年67岁,退休已经多年。退休前他是三明市畜牧水产局副局长。1990年普选区人大代表时,邹明泉当选为梅列区人大代表。1993年梅列区人代会选举三明市人大代表时,邹明泉并非正式候选人,但邹明泉所在的市直机关代表团27位代表有26位把他作为代表候选人推举了出来。最后,邹明泉当选为三明市十八届人大代表。
  当了5年市人大代表后,邹明泉被选为市八届人代会主席团成员。1997年被评为三明市“优秀人大代表”。
  1998年,邹明泉当选为省九届人大代表。
  2003年,邹明泉被选为省十届人大代表。
  在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印象里,个性率直的邹明泉向领导“直谏”的事在其履职生涯中屡见不鲜。
  2002年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来三明代表团听取意见时,邹明泉抢先发言,直接向习省长提了他所收集到的老百姓关心的八个问题:福建财税制度是否可以微调;如何加强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农村扶贫专款事业成效问题等等。习近平认真记下,有时还回答了邹明泉的提问。
  也是在那次会议上,邹明泉不失时机地向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宋德福当场建言:“省委能否派出得力的调研组,深入欠发达地区作深入调查,摸清资源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问题,为省委决策提供依据。”宋德福一口答应了邹明泉这个特殊的代表“建议”。当年,省委省政府派出了三个调研组深入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省委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奠定了基础。
  每次人代会,邹明泉都是有备而来,将自己调研收集的问题归纳总结带到会上。只要时间允许,他在每次大会上的发言都在5次以上。邹明泉认为自己是一个专攻学术的学者,不懂官场上的那一套“规则”,既然身为人大代表,就有义务为老百姓鼓与呼,“所以,我很少会顾及一些复杂因素,只要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我总是尽自己****的‘声音’提出来,原汁原味地向有关领导和部门直接反映,希望问题能够得到重视。”也正因如此,邹明泉经常是人代会上新闻记者“追逐”的新闻人物,报纸、电视台常有专题采访;他也敢于亮相,大胆直言,为选民呐喊。
  作为一名优秀人大代表,邹明泉的履职能力得到了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肯定。16年的代表生涯里,邹明泉通过自己认真思考、深入调研,积累了大量各方面情况与资料,提出议案、建议200多件,向有关部门呈送的建议意见100多件,得到了省、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许多建议更被列为重点建议予以办复。
  在过去两年多里,邹明泉会同几位农业、环保、水产等方面的专家,足迹遍布闽江流域,召开十几场闽江水域治理现场论证会,积累了厚达几十公分的资料,形成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当时,我在闽江水口段,发现水面上疯长的水葫芦根,最长的达1.6米,人几乎都可以站在上边行走。这严重影响了闽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邹明泉说。今年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邹明泉以该调研报告为基础,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大闽江母亲河水环境保护力度的建议》。邹明泉在建议案里,以翔实的数据和事例点出了闽江流域存在养殖污染、水产污染、工业污染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闽江水生态环境建设,保证闽江流域1200万人饮用水安全的建议。这份高质量的建议案引起大会主席团的重视并交省环保局重点办理。
  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江寻鹭这样评价邹明泉:“他是一名性情极为耿直的代表,本身又是专家,思维较为严谨犀利,知识面较宽,特别是在农业、水产等方面有深厚的研究。每次省市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调研,在三明市召开的会议,邹明泉基本上都来了。”
            “做好每一件看似细微的小事,就是选民的福祉之所在”
  邹明泉的代表手记上记着四个字“立心”、“民本”。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利益无小事。代表要真正做到立心和民本。立心,就是要立广大选民根本利益在心中;民本,就是要取得选民的信任,为民多办实事好事。代表履职应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做好每一件看似细微的小事,就是选民的福祉之所在,”邹明泉的话颇为朴实。
  1997年的一天,因急事需购卧铺票的邹明泉亲历了三明市火车站售票窗无票可售而“黄牛”手头却有票的事情。当时,他也体会到火车站售票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恶劣。邹明泉意识到火车站票务管理和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存在问题,“如果是一般的老百姓来买票,十有八九只有受气的份。”邹明泉决定以代表身份管一管这事。第二天,他向市人大常委会建议组织一次小型的代表持证视察活动。在征得市人大常委会同意之后,邹明泉等4名代表持代表证来到了市火车站站长室。表情严肃的几位代表的突然到访,令火车站站长有些措手不及。那次代表视察对火车站工作的触动是很大的。火车站方面以此为契机,加强了队伍作风建设,规范了票务管理,老百姓购票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2000年冬,当时邹明泉因身体不适住院。他在医生的“劝导”下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发现身体根本没病,很多检查是没必要的。无端花了许多“冤枉”钱,让邹明泉颇为纳闷,联想起不少百姓关于医药行业的申诉,他意识到医药行业存在着严重问题。邹明泉那根想“管一管”事情的神经又敏感起来了。于是,他花了几个月时间,走进了福州、三明的8家大医院,进行深入的暗访和调研。医疗服务态度差、乱开检查单子、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等医药行业“怪现象”一五一十地被他记录在了代表日记里。在此基础上,邹明泉以事例为佐证,客观真实地总结出医疗行业存在的10种不良现象,在当年的省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切实纠正医药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医德教育的议案》。该议案引起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省教育厅、省药检局、省监察厅的重视,并由四个部门联合办复。2001年,在此议案基础上,有关部门切实加大了医药行业和重大案件的查办力度,开展医德警示教育,妥善处理当前医药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
  几次动作挺大的行为,让邹明泉在三明市当地的一些政府部门中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当地的老百姓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位性情耿直、敢说敢为的代表,都纷纷打来电话或找上门来反映问题。他平时尽管很忙,但只要老百姓主动找上门反映情况、送申诉材料,他都会耐心地听、认真地地记录。“一年有七八十个人找我,反映的问题非常多。我虽然不可能都为他们解决,但都会认真倾听,并且事后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对相关材料,查找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寻求有法可依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在邹明泉督促下,有100多个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
  邹明泉说:“老百姓找上门来反映问题是对我的信任。积极为选民代言,也使我找到了代表履职的价值所在。”
  2001年,沙溪河发生严重污染事件,邹明泉作为专家参加省公安厅专门成立的调查组的案件调查。他发现问题相当严重,河水污染将会影响闽江下游数百万人饮用水安全。情况紧急,恰好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童万亨率队在三明市进行执法检查。邹明泉也参加了那场执法检查组的汇报会。在会上,邹明泉当场写了一个简要的闽江水污染的重大情况反映报告交给了童万亨,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介入实行法律监督,采取果断措施,防患于未然。这引起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得这起全国重大江河污染案件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并采取果断措施,确保了闽江下游饮水安全。
  但是,随后的沙溪河污染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进程并没有如邹明泉想象的那般顺利。
  2003年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审议时,邹明泉提出,闽江沙溪流域的特大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饮用水源危机和大量死鱼问题,拖了3年也没有个说法,农民的损失没有得到合理的赔偿,污染责任人也没有得到任何惩处。邹明泉说:“农民投诉到了省高院,却一直没有得到受理。他们不断去省环保局、省水产局上访,而省环保局、省水产局只能是要求省高院立案。省环保局先后花了1000多万元,用于调查取证和化验。省人大常委会也专题讨论了两次。大量事实证明污染源出自‘三农’集团,央视《新闻调查》也如期播出了,但事故责任人却未受到任何追究。”有关单位对于此事的处理态度,让邹明泉有些不满。在那次人代会上,邹明泉极力对这件事的处理情况提出批评,更和三明代表团一些代表就此事酝酿一个“大动作”。
  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波折。“当天代表审议前,我走到会议室门口时,有个别领导私下对我说,此案牵涉面较广,比较复杂……”邹明泉回忆道。这个案子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了结。下游的南平方面还在向有关部门申诉,要求从三明方面得到赔偿,几次人代会上还有代表提出相关建议。邹明泉谈起这件事时感叹说:“代表要正当地履行职权,困难何其多啊。但是,困难越大,履职的态度应是越坚决。代表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积极为民代言。”
         “代表履职站位要高,看得要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005年11月9日,是三明市梅列区人大代表在街道的挂牌接访日。那一天,天气十分阴冷,邹明泉坐在接访的行列中。从早上到收摊,他一共接待了30多个人,倾听了群众反映的17个问题。其中有个案子,有两个人在他面前哭诉说,他们是某县在三明成立的贸易公司的职工,只因公司卷入经济纠纷,而他们两家人住的是公司的房子,一个老公被抓,一个老婆被抓,而县公安局抓人的理由竟是“涉嫌职务侵占罪”,人已被关了八个多月,要求他为他们主持公道。邹明泉感到这其实是民事纠纷,而非刑事,遂郑重地向律师请教,并与区人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商讨,而后向中院反映此案的缪误。在春节之前,此案得到了改判,饱受冤屈的两个人得以回家过年。此后两家人到处寻找邹明泉表达谢意,邹明泉只好“躲起来”。这个案子的纠正,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人们说“人大代表就是‘牛’”。
  邹明泉多年来注重从事实出发,关注弱势群体,只要是公平、合理的要求,他都尽可能为民解难。核对事实、寻找法律依据,使邹明泉颇费时间与工夫。“为了能在学识上与时俱进,我天天晚上都要坚持业务学习,不然就跟不上了……”邻居们常看到,深夜里他家窗前的灯光经常是整座楼最迟熄灭的……
  “代表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代表身后有着广大选民的支持和信任。代表履职要做到聚智,充分聚集选民的智慧。我的许多议案建议的灵感正是从选民经常向我反映问题、报送材料、提出直接的意见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邹明泉说。
  每年省人代会前,邹明泉都会找些科技工作人员、民主党派的代表、普通百姓等座谈,征询他们的意见,讨论相关议题,把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归纳总结带到省人代会上去。近些年来,邹明泉提的议案建议中,反映的问题比较准,质量比较高,应该归功于许多老百姓和各界别代表对他的信任与支持。
  邹明泉深知履职真谛就是要有勇有谋。“代表要正确行使代表法等法律赋予的权力。要有法可依,而不是乱来或越权。”他将这一点归结为“善行”,认为代表履职中应该有对“度”的感知。“哪个部门有什么权责,哪个部门能办什么事,心里都要有数。同时站位要高,看得要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005年1月底,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前夕,三明市提出了“做大中心城市”的口号,但老百姓对城市规划有不同意见,各方议论纷纷。为了督促职能部门切实重视老百姓的意见、推动其依法行政,同时也为了切实做好老百姓的工作、稳定局面,邹明泉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议,组织若干代表约见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市人大常委会接受了邹明泉的提议,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接受了邹明泉等6位代表的约见。
  在约见会上,规划局局长把他们的设想包括未向社会公开的方案向代表们作了汇报。同时,也回答了代表们所有提出的疑问和问题。邹明泉等更是当场针对在规划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防止职务犯罪等向他作了郑重提醒。之后,代表们及时把约见的成果向老百姓作了反馈,平息了老百姓对于城市规划的种种传闻。
  邹明泉对于这次代表履职方式颇为满意,“这种做法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肯定,认为效果很好,对日常的代表活动有开创性的意义。”
           “一辈子把心中的‘甘泉’奉献给农民兄弟”
  “三农”问题是邹明泉最为忧心的。近几年来,他在省人代会上提出的议案建议很多都是紧扣“三农”问题的。
  作为长期在福建中部山区从事水产科技事业艰苦工作的科技人员,省属单位曾多次调他到福州、厦门工作,但他都没有走。如今,邹明泉和他的老伴依然生活在三明,两个儿子却在福州工作。退休了的邹明泉本来可以享享儿孙福,但他却“退而不休”,担任着三明市两个“三农”专家组的组长。
  邹明泉说他注定一辈子呆在山区。“我在三明43年了,现在按理该告老还乡或到儿子所在的城市养老。可是,我对山区有着浓厚的情结,这里的人们还没有富裕起来,我应该留在这里发挥余热,要用我有生之年为百姓多做点事情。”
  每年,邹明泉到三明市12个县(市、区)的乡村都不下10次,执法检查、评比、验收等等,都少不了他。邹明泉说:“我一年到头泡在农村,我很了解什么是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
对于“三农”问题,邹明泉有着自己的思考:“农民最忧心的就是这四件事——农业风险大、看病难、读书贵、农资物价高。减免税收与以上四者有关联,我们说要把好事办好,不要再搞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了,农民最怕的就是空喊口号,看不到实质性的好处,一提新农村建设就知道修街道、盖房子,让农民又背上一身债……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掌握形势,针对热点,提前介入,急农民之所急,这才是正确处理‘三农’问题的方法。”
  2001年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邹明泉在自己两年多调研的基础上,领衔提出《关于加大扶持闽西北山区经济开发,切实加强山海协作的建议》,针对经济欠发达市、县的现实困难和农民增收减缓,丰富的自然资源尚难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问题,向省政府提出6条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政府在邹明泉建议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调整了政策,采取具体措施,加大对闽西北山区的经济扶持力度。2001年,此项扶持资金已达3.5亿元,省重点项目55%安排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人感激地说,邹明泉为山区人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今年年初,邹明泉约上几位代表,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深入基层农村,跑了5个县的13个乡镇21个村,与村干部、农民座谈,围绕“农民负担最重的是什么、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农村基层干部有何想法和建议”等问题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之后,他们将调研掌握的情况形成厚达十几页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调研初报》呈送给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邹明泉说:“我们的调研,产生了两个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的绝好素材,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两个来自代表亲身调研的“三农”问题素材是:其一,虽免除了农民的税收,但农资却相应提高了不少,农民负担实质上没有减轻。农业生产资料提价过高,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其二,农民感到最无奈的就是农业生产的风险,大灾国家有应对措施,但中小灾害和区域性灾害,农民们束手无策,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农业生产做灾害保险,国家应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成立农业专项保险公司,同时以省为单位进行调剂。
  随后,叶继革在吸收了这些调研成果基础上,形成了两个有关“三农”问题的重要建议案……
  邹明泉对自己名字这样析解:明泉,一辈子把心中的“甘泉”奉献给农民兄弟。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正孜孜不倦地将自己的生命岁月和履职热情象涌泉一样回馈给他所热爱的山区人民。
                             摘自《人民政坛》2006年第八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