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文援川先进事迹
2010-10-27 09:21:29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11081次
民盟三明市委委员、民盟永安市委副主委、永安市政协常委、三明二院大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朱克文自1977年7月福建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配到三明二院外科工作至今,历任外一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至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临床骨科及手外科工作,对脊柱外科、创伤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显微外科方面开展的“断指再植” 、“岛状与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带血管游离骨皮瓣修复大块骨缺损”、“拇指缺损再造术”等填补了三明市的技术空白。发表论文10多篇,其“断指再植”、“岛状与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闭合逆行穿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显微技术在创伤修复与重建的应用研究”等项目分别获得了三明市政府科技进步奖。2003年获首届永安市“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老百姓眼里,我们是生命的希望;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我们就是‘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我们的本色!”这句话就是民盟三明市委委员、民盟永安市委副主委、三明二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朱克文援川归来后,在三明民盟举行援川盟员抗震救灾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朱克文是我市第一批赶赴四川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援川医疗队队长,由于他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个人荣获国家卫生部授予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三明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抗震救灾工作者。
手术台就是他的抗灾阵地
“一个旧厂房改造的病房:六七十平方米的空间里密密麻麻地排了160张床位,几乎每张病床上都有呻吟着的病人,空气中弥漫着说不出的忧伤与紧张……”5月16日下午2时,朱克文率援川医疗队员走进改建而成的四川省郫县医疗救护中心,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援川医疗队迅速接手了所有病人,投入紧张的救死扶伤工作中。作为队长,朱克文马上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病情后,把医疗队员分成手术治疗组和病房管理组,分别由自己和路中江主任医师负责;又根据病情,把病人分为轻、中、重三级进行分流。同时,迅速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医疗救援方案。每一个重病人,他都亲自再复查一遍。伤员大部分是骨科范围,由于朱克文多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对伤员的救治工作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救援工作是紧张的。在救助站,有大量病人需要通过手术治疗。5月17日,朱克文就开始安排手术。由于临时医疗救助站无手术条件,他几乎每天都要前往离救助中心有一定距离的郫县人民医院或中医院进行手术。尽管这两家医院的手术楼已被确认为危楼,但他别无选择。他每天至少要完成3台手术,最多的一天持续手术12小时,完成了5台手术。
余震中坚守手术台
在灾区的刚开始几天,余震不断,震感十分明显,朱克文及医疗队员们经常会在半夜三更被震醒,当地医院的领导要他们搬到更安全的一楼去,但整个医疗队员都拒绝。朱克文说:“更安全的地方留给伤员吧”。 5月19日,预报有6级余震,郫县中医院所有病人都已撤离了。那天,朱克文刚好就在这家医院手术,当地很多同仁和群众都劝他们,等地震过后再给病人手术,但考虑到病人的病情不宜拖延,手术如期进行,在空楼里他们完成了2例股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朱克文说:“我在开刀,哪里会去感觉什么余震,它震它的,我开我的刀”“对我们来说,再辛苦,再艰苦,再危险都没关系,我们当时唯一想到的就是竭尽全力挽救这位伤员的生命,不辱我们的使命。” 朱克文及医疗队员们的医疗救援工作是成功的。救治点病区药品匮乏,也没有正规的换药器械。手术室设备简陋,器械不全,但这些病人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要不可能会造成残疾或创伤并发症。他们就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完成一台台手术。手术器械不足,消毒来不及,就将手术交叉开进行;没有正规的器械,就用其他器械代替;手术进行中余震不断,就先暂停,先保护病人的安全,等余震过后再继续手术。朱克文带的医疗队在支援灾区的18天里,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在余震多达9000余次的危险境况中,共救治了伤员1550人次,抢救重症伤员38人,手术22台,未发生伤员死亡。操作完成了石膏外固定、骨牵引、皮肤牵引共计66例以及大量的换药,所有伤员均已治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院内感染,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受到当地领导、卫生系统同行及广大伤员的高度好评。
奉献为了受难同胞
在灾区参加救援的日子里,朱克文队长在三明医疗队中年龄最大,今年53岁。他的双侧膝关节退变,但仍坚持长时间对伤员进行手术治疗。18日,朱克文在手术台前忙了整整12小时,等到全部手术完成,下手术台时,他已双腿迈不动步子,坐下来休息了半小时后才稍好转。作为队长,朱克文每天除了参加手术,还要巡查病人,掌握病人动态,去郫县医院会诊,帮助他们制定治疗方案。每天还要向总队汇报工作情况,接受总队的指令。同时,他还要关心队员的生活与安全。灾区的环境是简陋的。郫县医疗急救中心是一个刚刚建立的由工厂厂房改建而成的大病房:一楼约160平方米的厂房内,摆放了180张简单病床,建立了三个临时病区;二楼为医疗队和志愿者的住宿区,男女同住在一个大厂房内,设施极其简单。住宿区只有公共卫生间,洗澡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简单用冷水擦一擦、冲一冲,吃饭和所有的伤员一样吃盒饭。朱克文与他的医疗队员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身处震区,忘记了自身的安全,眼里只有病人,心里只想着多救助些灾区的群众。“短短半个多月的援川经历,时间虽然不长,但让我终生难忘。这些日子让从医几十年的我更加明白,什么是白衣天使的职责。在老百姓眼里,我们是生命的希望;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我们就是‘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我们的本色”朱克文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我们所有的抗震救灾战场上医疗工作者的心声。让我们向为了受难的灾区同胞忘我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