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盟员风采 >> 刘菊春:做好自己,享受生命的过程

刘菊春:做好自己,享受生命的过程

2015-05-26 10:17:45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9552
    “我只是个普通的教师,当初加入民盟时,并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被推选为省人大代表。”刘菊春的话和人一样朴实。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字“好”,在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努力做到好女儿、好媳妇、 好妻子、好母亲、好同事、好老师、好盟员,每个阶段角色不同,但都力求做得更好。朋友同事都评价她,是个好人。

                                   小盟员走上大舞台
    入盟时,想法很简单,因为学校比较单纯,视野窄,入盟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在时任八中校长柳忠武的影响下,加入了民盟。入盟后,接触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社会问题,从写建议开始,到后来的提案,一步步踏实前进。身份也从区人大代表,到市人大代表,到现在的省人代表。走到了更大的平台,找到了为百姓鼓与呼的舞台。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刘菊春能有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学习是刘菊春成长的第一动力。“我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这是刘菊春对自己的要求。多年来,刘菊春坚持学习,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理论学习,应当是我们的生活常态。“板凳要坐十年冷”,沉下心来,深读理论,读整本的书,读一辈子的书,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历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提升。
    认真是刘菊春处事的第一态度。刘菊春的个性就是认真,学习认真,工作人认真,研究认真。有时提建议和提案时,被人认为是一根筋,干嘛要认这个理,潜规则的事,大家都这么做,但她一定要有个结果。在学术上, 刘菊春 也是一个较真的人。不弄明白,绝不放弃。
    认真学习,就是这么一个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的过程,但这又是享受生命的过程,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这股狠劲,促使她从一个盟员走向了省人大代表。

                                   参政议政不同凡响
    民盟盟员和人大代表的角色,打开刘菊春生活的另一扇窗。如何立足本职,放眼社会,积极为三明教育鼓与呼?作为人大代表,写建议;作为民盟盟员,写提案。刘菊春自始至终都是认真履职,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关于免收三明市区公交车夏季空调费和全面实行“一卡通”的建议》被列为市2011重点办理的建议。随后,三明市公交车夏季空调费被取消。给市民带来了实惠,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关于强化网吧、游戏机室规范管理的建议》引起三明市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将此建议列入2008年人大教科文卫室重点办理项目,督促市文化局整改,破解了多年来管理部门的难题,也让对网吧、游戏机“深恶痛绝”的家长们心理踏实许多。《福建日报》、《三明日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当然,教育问题是刘菊春关注的重点。针对初中教师队伍建设被边缘化的现象,刘菊春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在后来的《特级评选》文件中,单列出了初中教师一项,并保证要达到15%的比例。《关于教育检查评比常规化的建议》,《关于增加中学校本、地方课程等中高级职称评审科目的建议》、《关于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建议》、《关于追求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的建议》
    一项项建议,有效推进了三明教育环境的改变。每次看到自己的建议或提案被关注、被落实,刘菊春总是很欣慰。

                                   成就名师工作室
    刘菊春做过班主任、年段长、教研组长,教研室副主任、教务主任、教研员。每个阶段角色不同,她都力求做得更好。
    老师写教案是工作的重头戏。如果在第二次教学时照搬旧教案,或稍加改造,省时省力,但刘菊春绝不做复制的事!她说:“如果照搬,教十次只等于教一次,学生在变化,我在成长,我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教学就应不同,因此每次的教案必定重写。这样做,逼着自己重新思考,让自己的想法、态度融入到教学中”。
    “每次上公开课,我都不怕露丑,不刻意追求精彩,不要求自己超越别人,只求超越自己,做起事来就少了功利,少了急躁。要求自己有所变化,把新的东西奉献给别人” 刘菊春把每一次公开课当做自我的超越,历练。
    1998年1月,刘菊春率先在三明市区进行“语文活动课”专题实验与研究,这为2002年秋季三明市区进行新课程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06年5月,刘菊春申请省级课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与评价研究”,获准立项。这一课题在2010年4月获三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一等奖,2010年5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10年6月被省教科所评为省首届校级优秀课题三等奖。因为课题研究,带出一支初中语文教学的弄潮儿。
    做教研员后,刘菊春案头永远摆着各种各样的书刊。与课堂保持亲密接触,每年下校听课约140节,自己下水上课,保持职业的敏感。通过开讲座,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每一场讲座的背后付出艰辛的汗水。刘菊春说,听讲座的老师来一趟不容易,不能浪费别人的时间,一定要让他们有所收获。每次讲座的备课,一改再改,烂熟于心,在讲座上脱稿。脱稿不是目的,而是要把听众带入到自己的气场,跟你一起思考、互动、交流。听过刘菊春老师讲座的人,下课后,都意犹未尽,常常都要被围上好长时间,才能脱身。
    以刘菊春命名的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已经开展工作三年了,做为领衔人,刘菊春为老师们提供一种自由、民主、独立、活跃的学术交流空间,引领团队通过努力工作,成为了德能俱佳的当地名师。
    出一本书,是刘菊春最值得骄傲的事。如今,精心筹备多年的学术型书籍《我从课中来》,已经交付出版社,即将呱呱坠地。这也是刘菊春把二十八年来的经历,融汇在书里,可以给同仁们分享,给老师们予以启迪。
    “做好一个盟员,尽本分,继续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责,为盟添砖加瓦。”一句朴实的话,也是一种美。


人物名片:刘菊春,女,1966年9月生,民盟盟员,特级教师,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语文教研员,福建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三明市中语会副会长,第六届民盟三明市委会委员,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曾荣获省先进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优秀盟员、市优秀盟员、市师德之星等多项荣誉。2015年,由刘菊春领衔的刘菊春名师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福建省劳模工作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