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大会发言 >> 政协九届二次 >>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3-01-08 17:06:08 来源:我的网站 浏览:2126
  我市地处福建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具有农业物种丰富,土壤类型多样,种植制度复杂等特点,目前基本上形成一县一品一特色,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板块经济初具规模,如何进一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加快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为当前首要任务。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目前我市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如建宁县的莲子产业、猕猴桃产业、清流县的豆腐皮业、鲜切花产业、尤溪县的油茶产业、大田县的茶产业等等,但是这些产业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强。为此必须突破传统农业模式,围绕局域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扶持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将农业生产延伸到包装、保鲜、加工、贮藏、运输、流通和销售领域,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二是突破传统农业单一生产功能。用“大农业”的眼光审视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功能,充分发掘我市农业文化底蕴,努力向效益、观光、休闲农业拓展,着力构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农业从产品农业向绿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转变,成为具有生产、生态、休闲、观光、文化乃至教育多项功能的现代农业。三是突破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格局。借助工商资本,以企业化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工商资本介入农业,以市场化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土地、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整合,优化经营结构,促进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分工。同时要重视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和营销大户的培育,加快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四是突破传统地域界限。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不仅要注重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注重外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更加主动、积极、开放的姿态参与国内国际合作。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强产学研结合,率先转化福建农林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和省市农科所的先进科技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二是加快关键生产技术攻关,不断为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增加技术储备。在不断与台湾农业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台湾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台湾的先进农具应用;三是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农业增加值中科技贡献份额。依托市、县两级农业155、农技推广中心及各所站技术力量,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的应用,提升农业特色产业的内在品质。四是要真正建立起一个工作高定位、人员高素质、装备高标准、待遇高保障的与现代农业建设相适应的农技推广体系。重点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种植能手、科技带头人。

三、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符合我市特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现代农业生产为重点,加快配套农业标准的制定,形成山区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生产技术规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衔接、检测方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点建设。在我市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生产、流通中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四是农产品品牌建设。以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及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农产品品牌。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以市农检中心为支撑,镇(乡)、生产基地、市场为补充的四级农检网络体系。

四、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优化体系。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农村“沼气”工程为抓手,着力对农村废弃物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农村废弃物的治理。一是继续实施好以沼气为主的“一池三改”能源建设项目,基本实现改厨、改厕、改圈的目标。同时,重点在大中型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将气能转换成电能,增加农村有机能源供应量。二是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集中回收处理乡村生产生活垃圾,治理工业废水和有害化学物、污染水体的有机物,实现水源清洁、村容田园清洁,全面净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推行废弃物的利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稻草加牛粪培育食用菌,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树枝、稻壳等碳化技术,示范推广气化技术,变废为宝,开辟农村新能源,按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建设新农村。

五、构建五大基地建设

  我市重点抓好五大农产品的基地建设。一是抓好优质粮食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宁化县河龙贡米、全市十个县的超生稻、再生稻的生产基地建设,建成海峡西岸主要商品粮产区。二是抓好优质水果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我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建宁县的黄花梨产业;永安市的脐橙产业、尤溪金柑产业等,建成海西****的优质早熟梨基地和主要的柑桔生产、加工基地。三是抓好花卉、苗木园艺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清流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建成海西****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四是抓好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重点是加强建宁县莲子、宁化县油菜、永安市莴苣、将乐县、三元、沙县冬菜、尤溪县、明溪县、将乐等县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使这些基地成为我市乃至周边城市居民蔬菜的重要供应地和海西特色食(药)用菌绿色产品区。五是抓好现代渔业(养殖)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清流黄羊、河鱼、明溪生猪、蛋鸡等现代渔业(养殖)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建成海西重要的绿色健康养殖基地,并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