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大会发言 >> 政协十届四次 >> 关于促进我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促进我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2020-01-13 09:53:08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4696

                                  民盟三明市委会科技支部

    森林康养指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有机结合,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在森林里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2019年3月,国家林草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设1200处,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习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明市是作为南方重要林区、全国森林城市,林改、医改的先进市,发展森林康养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应该积极融入到“健康中国”建设中,把林改、医改的优势和影响力转化为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推动力,发展以养老、养生、疗养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
    现对三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出些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共识
    发展森林康养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三明绿色发展的一篇大文章,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组织层面上加强推动。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建议成立三明市森林康养产业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及市人大政协有关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市林业、民政、卫健、工会、发改、经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旅、商务、人社、财税、教育、交通、银行、气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林业局,抽调市直部门5-7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二是组建行业协会。坚持市场引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创新体制,认真探索“政、企、产、学、研、金、保”等合作开发模式,借助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专业优势,搭建一个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森林康养产业协会,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性,推进森林康养理论、学术、项目、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每年列出工作清单、任务清单,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任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责任单位、每一位责任人员,纳入年度“五比五晒”重点考核项目,加大正向激励机制的带动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发展氛围,为开局起步打下良好基础。
二、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化、高端化、产业化发展标准,聘请北林大等国内院校(企业),全领域、高标准为三明市量身定做一个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对近期、中期的发展规划,要明确具体的发展方向、建设项目、政策措施、时间节点、工作标准。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合理布局不同业主、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康养基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规模多层次、康养方式多形式的发展格局。二是坚持特色发展。按照森林康养产业整体性规划、差异化发展要求,认真探索创造一批独具三明风格的森林康养产业产品。如:泰宁的“旅游修闲养老”,将乐的“深呼吸安养”,清流的“温泉小镇”,明溪的“观鸟基地”,三元的“长寿养生”,宁化和建宁的“红色之旅”等。同时,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亚健康的社会问题,推出“森林+山地运动休闲”、“森林+睡眠疗养”、“森林+慢性病康养”、“森林+减肥”等产品;利用建莲、薏米仁、黄精、铁皮石斛等地道药食同源药材开发“药膳食疗”。吸引人气,细分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创新机制体制。认真研究、对接好国家和省政府森林康养产业规划,争取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省级发展规划。引进先进经营理念,探索运用连锁式、托管式、共享式、职业经理制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提升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要鼓励各类林业、健康、养老、中医药等产业基金进入森林康养产业。要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形式依法合规进入森林康养产业,引导其与林场、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三、加强宣传引导 ,提升品牌效应
    一是发挥平台优势。充分利用三明市林业博览会的平台优势,坚持每年主打一个主题,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宣传三明市森林康养资源、产业、产品、项目,要通过招商推介,举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加大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认真学习台湾地区的先进理念,引进森林康养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入宣传造势,提升三明市森林康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发挥网络优势。全面实施“互联网+森林康养”活动,建立三明森林康养公众号,建立主管部门、康养基地、经营主体、消费人群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实现三明森林康养数据库与国家林草局森林康养大数据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做好产品策划、宣传、营销工作,使公众对森林康养有正确且全面的认识。市委组织部、工会、民政、教育、人社等部门要主动对接国家部委,承接各类人才休养、职工疗养、健康养老、劳模疗养、教育培训等,争取各类休养疗养基地品牌。办公室要牵头组织到大中型企业对接职工的疗休养和教育培训;卫健部门要组织到大型医疗机构对接康复疗养消费者。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集聚人气、拓展消费市场,毕竟有市场才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生命力。三是要发挥品牌优势。要围绕三明“风展红旗如画”和“全国最绿城市”两张名片,全市统一打造“最氧三明,康养福地”森林康养品牌,践行发展老区苏区一个不掉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森林康养产业培育成三明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走出一条“森林生态产业化”的三明路径,将三明建成知名的“国际森林康养目的地、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强市”。
四、加强政策扶持,培育市场主体
    国家林草局、民政部等部门已颁布出台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三明市一些森林养生基地入选了国家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名单,要积极争取上级在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上支持。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笔森林康养产业资金,通过奖励、贴息等政策,对有发展前景的森林康养基地、企业进行资金扶持;要加大服务力度,安排一定额度的优惠低息贷款,协调金融机构简化贷款程序及采取PPP 模式等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三明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融合现代林业、农业、中医药产业、医疗保健业、养生养老和生态旅游休闲业等核心要素为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及产业集群。二是完善产业政策。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森林是基础、是前提,要进一步深化三明林业改革工作,进一步明晰森林康养产业的各项政策保障,建立有益各方的合作机制和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清晰的康养基地产权制度,使各方有稳定的收益预期,让有恒产者有恒心。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全域”发展是最终目标,在实现途径上可试点先行,扶持几个样板。市里可选择将乐、泰宁作为县级试点,其他县可选择1处条件较好、业主积极性高的基地进行试点破题,市、县要集中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力量,对一些有产业基础、有市场影响力、有品牌优势的企业进行扶持,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全市。要发挥闽西南经济协同区域发展的优势,加强与福州、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联盟协作,举办森林康养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充分挖掘和融合森林养生文化,积极开发森林疗养、森林食疗、森林健身、森林温泉等特色森林康养产品及套餐系列,使公众感受到森林优越的生态环境,发现森林之美,从而提高公众对森林康养的认识,通过企业龙头的示范带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以品牌为纽带,以产品为中心,营建森林康养名牌基地、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名牌服务,带动全市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坚持保护优先,实现持续发展
    一是要防止大拆大建。要坚守生态红线,吸取生态环保督察和大棚房清理整治的教训,克服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问题,防止大兴土木、大拆大建的现象发生。充分借鉴各地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弄清产业发展红线、上线、底线,规范建设用林用地,按照文件规定“只可以利用二级******公益林地开展森林康养活动”,不能对自然保护区(一级国家公益林地)进行开发。森林康养项目建在森林公园内的,其建设项目应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对服务中心、接待中心等建设项目尽量在山边林缘,做到“近林不进林”。二是坚持统筹发展。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要坚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认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选择条件好的乡村建设一批康养基地,提供更多层次、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要坚持与养老产业相结合,积极探索生态养老和森林康养相结合的模式,结合中老年人的多样化养生需求,全力构建集吃、住、行、游、娱和文化、体育、保健、医疗等于一体的森林养生体系。要坚持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积极推进森林康养文化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理学文化及乡土文化,把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与近年来正积极发展的全域旅游、“深呼吸”文体赛事无缝结合起来,形成森林康养产业和文体赛事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是硬件,服务能力是软件。要建设康养服务团队、康养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运营销售体系,充分利用医保资源,培育森林康养高精尖人才。加强同北林大联系,通过整合一批医生、导游、教师等群体资源,力争通过2-3年时间,分层次、分领域、分类别培养一批与森林康养产业相适应、相匹配的森林康养师、森林引导员等高精尖人才。要用好用活大数据资源,探索健康大数据平台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相衔接渠道,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和装备,实现智慧森林康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