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大会发言 >> 政协十届一次 >> 建立文化产业园为主体的多元经济体系促进三明市经济转型

建立文化产业园为主体的多元经济体系促进三明市经济转型

2017-01-30 11:06:28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1828
                                            李珍 

一、 三明市经济发展现状:
1、传统产业转型困难:长期以来,三明作为早期设置应对战需为主的工业城市,经济生产形式单一,主要以钢铁、纺织、农药、塑胶、玻璃等重、轻工业为主。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原有设备和技术无法及时进步与更新,且无法有效解决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以满足现代生产绿色、环保的需求,造成人员、设备、技术的大量停滞,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2、城镇改造困难:我市经济生产的相对滞后,造成居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79元,月均收入2620元,且由于三明特殊的丘陵地貌,开发成本高,建设用地有限,造成部分城区改造困难。例如,三元区旧房比比皆是,城区面貌无法随时代与时俱进,不利于新产业的外延性拓展。
3、人口流失较严重: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高效盈利企业,第三产业还欠发达,令外来人口无法找到合适的社会定位而安居下来。人口的流失造成消费下降、生产利润降低,加上三明可用建设用地较少,房价相对高昂,可盈利润少,造成生活成本、经商成本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城市吸引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无法吸引、留住外来人口,甚至导致原有人口的流失。人口密度较低,便无法促进经济的有效更新、生产与流通。
4、高技术、高人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我市企业分布松散,数量不多,且盈利较低,无法吸引每年将近3700人的三明学院毕业生留居本市。三明学院作为三明人文社科与科学技术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指数居于三明社会高层的事业单位,每年招聘、吸引来自全国大批的不同专业博士、硕士、教授等高级人才,培养和输出来自全国的、不同专业、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但是,无论是教师科研成果,还是培养、输出的毕业生,都没有充分利用到发展三明经济、教育的体制中来。尽管有一些物流、计算机、化生领域的学院同社会合作,建立一些产研结合的项目,其等级与影响还处于小规模、实验性范围,无法给整个三明市经济带来长足推动,发挥核心支柱的作用。特别是每年3500-3800名毕业生,由于在三明找不到合适的定位,职业发展前景渺茫,城市吸引力低,导致毕业生大量流失到外地,造成人才流失、人力损失的巨大浪费。
二、 三明经济发展的契机:
1、经济发展转型的迫切需要:作为三明市传统经济支柱的三明钢铁厂,由于建筑业的疲软,钢铁需求减弱,且其它产业无法积极跟进,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落后,急需一套有效、合理、环保的产业体制与经济实体促进三明经济发展转型。
2、交通运输的便利:正在积极修建的南三龙高速铁路横贯南平、三明、永安、漳平、龙岩,并于南平与合福铁路接轨,最远北至安徽合肥,南至福州。作为国家铁路网和福建省“三纵六横九环”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三龙高铁前后连接南平-三明-永安-漳平-雁石-龙岩等九个站,预计于2017年年底完工。由于南三龙高铁的建设,三明作为停靠站之一,加上将乐、尤溪、建宁、清流、明溪、宁化高铁网的建设,将大大改善三明交通运输状况,促进商品、人口的流通,从而为物流、旅游、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3、高校人才输出、技术配备的保障:三明学院每年向全国招聘、吸引来大量各行业高精尖人才及产出累累成果,并且培养与输出的大量青年毕业生。这些资源为城市意识形态、技术的更新,生产、经济的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技术资源。
4、政策的倾斜:三明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已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急需一套合理、高效、环保的经济体制来促进三明经济的发展,愿意提供相应的帮扶政策与经费。多年来,市工商联、发改委、经信局都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一直在尽力促进和帮扶三明经济的发展。
5、地域拓展的可能性:三明市台江区(三明动车南站附近)土地合5000多亩。而三元区从东霞到三恒至荆东的地界,地处城郊,两级连接三明学院与三元中心商业区,至今未得到充分开发,面积也达3000多亩。这些地域都是建设大规模文化产业园及配套设施的理想建设用地。尽管地处丘陵山地,但对于技术先进的现代建筑行业来说,开发成本尚在可行范围,而未来回报率却可观。
6、教育产业的需求:中小学教育与大学配套教育割裂明显,缺乏如北京、上海、福州等教育发达城市与高校配套的附中等实训基地与人才输出点,使高校与中小学教育无法相互促进与交流。
三、三明经济转型及建设文化园的困难:
1、一些企业长期占地造成统筹规划的困难:如烟叶复烤厂长期占据三元区经济发展规划用地的核心位置,尽管早在十年前就提出搬迁动议,却至今仍盘踞在三元区经济发展蓝图的核心位置,不利于作统筹的房地产投资规划。
2、三明殡葬馆的地域垄断:三明殡葬馆位于三元区中心商业区与三明学院之间区域。由于民俗文化的影响,不利于三元区核心经济区与三明学院文化核心区的进一步沟通与拓展。
3、资金的缺乏:长期以来,三明经济发展较之福建其它地区相对滞后:2015年,三明地区GDP居全省倒数第三位,且缺乏大投资商对文化园进行大幅度投资。在项目开发上缺乏资金,需要来自三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关于建立文化产业园为主的多元经济体系的建议:
    考虑到三明市旧城区改造困难,改造成本巨大。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重工业问题的遗留,旅游点分散,地块分裂,院校知名度和规模还无法完全独立支撑一个区的经济体系,因此建议由三元东霞、三恒区,直至三明学院所在的荆东区之间的三明城郊,建立一个以三明学院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园。并以该产业园为核心,建立一个集文化教育链、实训成果链、旅游服务链、物流链、游乐链、居民生活服务链为一体的多元经济体系。
1、建立一个三明学院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园:
(一)地域的整合:荆东地段位于三明城郊地区,地处偏僻,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便于新区的投资与建设,建议在此地段推山建园,建设一个以三明学院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园,并将途中的殡葬馆迁至小蕉——由于小蕉地区已建设大型公共墓地,并拥有大量建设用地,有利于殡葬一条龙服务。最终,将该地段整合出一块空旷平坦的建筑用地,为大型文化园的建设开拓广阔的地域资源。
(二)文化产业园的构成:建议在文化产业园内建设游乐场、大型居民区、主题公园、中小学、教育实训基地、居民附属设施、学生一条街、旅游集散地等:长期以来,三明经济发展较之外地缓慢,建立大型游乐场,既丰富了三明学院及附近居民的业余生活,又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及城市吸引力;大型居民区的建设则一方面方便了高校教师,另一方面有助于吸引荆东、荆西、莘口等地人口的聚居,为文化产业园的教育、贸易产业提供广阔的消费人群,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建立中小学及教育实训基地,则为学院的产、学、研提供了一条龙教育服务,有利于产、学、研的相互交流与促进;主题公园的建立,有助于弘扬地方文化,体现地方特色,及时呈现高校的人文和科研成果;而旅游集散地的建立,有利于将高铁乘客及附近高校的学生散客在旅游集散地集中,再由通向各县的动车网运送至三明各县旅游点。将三明地区得天独厚,但相对分散的各地旅游点连接起来,为三明旅游业的振兴开发起点。
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三明文化产业链、教育链、实训链、旅游链、居民生活服务链得到了实现。
2、建立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
(一)动车南站附近建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动因:动车南站周围是三明地区统辖各县乘客及外地乘客集聚与分散的重要区域,人流量非常大。建议在南站附近建立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一方面,动车站运作人货的高吞吐量利于大批人货流通。高密度的乘客保证了商品市场的利润回报。而动车、高铁与普快的载货能力也使货物的流通成本降到最低。既保证了高铁网物尽其用,又使商品的价廉物美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车站附近建立小商品市场,提供大量乘客旅途中所需日用品,也便于来往旅客出行,并利于促进本地特色商品的推广、销售与商业繁荣。
(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构成:为了促进贸易繁荣,方便过往乘客,小商品批发、商场至少要保证以下几方面的构成:首先,可以设立本地特色商品(土产)销售点,以便于外来游客带回地方特产以赠送或留念,也增加了本地商业量;其次,设立一大型超市,以便于过往乘客购买旅途所需的日用必需品;第三,设立一合作型餐饮服务中心,方便往来游客饮食所需。该餐饮中心场地由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各参与合作中心的业主提供适当比例的管理费,其余结余可作为营业盈利。
第四,可设立一相关乘客服务中心,如办理行李寄存、信息咨询、预购及退票点等等。第五,车站附近建设宾馆群,便于候车、误车的乘客休息。第六,可设立一休闲中心,便于候车乘客打发时光。最后,设立一宣传中心,宣传三明文化与特色,增强城市吸引力,以吸引外地投资与游客。
3、建立一个物流园:
(一)建立物流园的动因:动车、高铁与普快的高货载能力可以大量降低商品成本,使出售商品物美价廉。因此,建议在动车南站桥头对岸地区,原烟叶复烤厂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建立一个物流园。此处为交通枢纽,运输便捷、往来便利,非常便于作为动车南站,三明城区及附近商业区、居民区及以下所属县市的货物运输集散地。而该地地域广阔,也不会挤占河岸对面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用地,使地域分配及服务功能清晰、合理。
(二)物流园的构成:物流园必须设有电子操控总台,便于有序调度进出货车,提高物流园工作效率;建立严密科学的物流园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来往载货车辆遵守;设有物流园管理办,监督、管理物流园大小事宜,减少冲突,调高进出货效率;设有管理严谨的停车场地,以便来往货车有序进出;设立物流园服务部及服务设施,便于往来货车司机短暂休息、就餐、补货、加油等。
4、建立小型工业区:
(一)建立小型工业区的动因:三明富兴堡通往泉州、厦门及三明地区管辖各县,是三明地区下属各县与通往闽南公路的交汇之地。地位重要,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原料与产品的运输;作为三明市的老工业区,原有冶金、铸造、精加工等传统工业,由于转型困难,建议保留现有部分工业,建立小型工业区。
(二)小型工业区的构成:建议利用富兴堡的地理位置优势,与闽南相连,成为一些大型企业的零配件生产基地,并做小规模的房地产开发。
    三明学院由于不断引进、输出学生与青年人才,并拥有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高级人才等先天优势,从教育、贸易、就业等各方面都对三明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与影响。只有建立以三明学院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园,建构一套多元发展的经济体系,才能实现产、学、研的充分结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吸引、挽留校园、动车站等特色职能部门带来的流动性人才。由于大学毕业生多来自外地,年富力强,潜力无限,综合素质高,留住并充分利用青年人才,将为三明经济、教育的发展创造无限的潜在空间。现代社会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地方经济的发展,最急需的是人气。只有不断促进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与居民幸福指数,才能增加城市吸引力,不断吸引、挽留人才,形成良性循环。只有立足眼前,知己知彼,充分意识、利用自身的优势,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自身着手,为三明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拓宽道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